852 围魏救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最新章节!
在整个欧洲范围内,法国人都可能是民主自由意识最强烈的国家。
早在18世纪末,法国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存在数百年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共和制国家。
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击败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洗刷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带来的耻辱,成为法国全社会的共识,法国人踊跃参军,在英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之前,作为主力成为西线的中流砥柱。
只可惜霞飞和尼维勒浪费了法国人的付出和牺牲,古板僵化的指挥系统,一成不变的人海战术,糟糕的后勤,动辄几十万的伤亡数字,让法国人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尼维勒的春季攻势发起后,短短48小时内,法军伤亡就达到27万人,很多部队伤亡过半,因为伤亡人数太多,医疗系统彻底崩溃,很多前线的伤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阵亡官兵的尸体不能及时入殓,尼维勒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差,很多部队在发起进攻后就没有得到过补给,士兵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全部吃光,而军官们还在逼迫着忍耐力已经达到极限的士兵发动进攻,种种因素汇聚到一起,最终酿成了这次影响深远的兵变。
对的,就是兵变,尼维勒下达“连夜进攻”的命令之后,接到进攻命令的部队拒绝执行,士兵们高喊着“我们需要和平,马上结束战争,让那些应该对战争负责的人去死吧!”喝得烂醉如泥,军官们惊慌失措,当某位军官试图用强制方式命令部队继续进攻时,悲剧终于发生了。
罗克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法国政府将和这次哗变所有的资料封存起来,解封期限是100年,公开叛变的士兵人数很多,情况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很多军官被愤怒的士兵杀死,西线至少有一半法军部队处于瘫痪状态,一名军官称之为“一种极度怀疑倾向,没有信念的部队”。
法国政府的说法比较委婉,把兵变描述成一个“集体无意识”问题。
不管法国政府如何委婉,无法改变法军部队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如果这时候德军发起反攻,那么法军的防线将瞬间土崩瓦解。
罗克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3月28号,罗克得知法军爆发哗变之后,立即命令英国远征军加强向正面德军的进攻,迫使鲁登道夫从舍曼戴达姆抽调部队应对英国远征军的进攻,使鲁登道夫无暇在舍曼戴达姆向法军发起反攻。
情况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千钧一发,罗克这时候也顾不上保存实力,即印度军团投入作战之后,罗克先后将加拿大兵团,英国本土部队,以及南部非洲远征军全部排出,只留下澳新军团作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
到四月一号,参与进攻的英国远征军已经达到130万人,乔治五世和温斯顿先后给罗克发电报,对西线战局表示严重关切,基钦纳从伦敦赶到敦刻尔克,当面询问罗克对于西线的看法。
基钦纳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法军就此崩溃,那么英国远征军应该立即从西线撤出,返回英国本土,保证英国本土的安全。
“不,我们不能撤,无论如何不能撤,俄罗斯帝国前景不明,美国参战遥遥无期,如果再失去法国,那么我们赢得战争要面对的困难将会增加一倍以上,法军的混乱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为法国政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法国一定可以恢复正常。”罗克现在是英法联军最有力的维护者,法国政府自顾不暇,英国随时想从西线逃走,罗克面临的困难无以复加。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法国失败,那么意大利和俄罗斯帝国也会接连失败,只剩下英国肯定也是独木难支,美国人时靠不住的,别看美军部队正在源源不断抵达欧洲,一旦法国失败,美国说不定会变成下一个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阵营,别对美国抱有太大的信心,利益才是决定美国立场的唯一因素。
“可是洛克你有没有考虑过,目前这种情况下,远征军全面进攻,会把德军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你估计远征军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给法国政府争取足够多的时间?或者说,法国政府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恢复正常?”基钦纳表情阴晴不定,罗克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基钦纳的信任,那么罗克这个总司令也到了头。
这也很正常,别看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克战功彪炳,但是英国政府连法国这个最强力的盟友都可以抛弃,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抛弃的。
如果罗克的计划导致英国远征军伤亡惨重,那么即便英国远征军为法国政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协约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英国也将失去竞争力。
看看现在的法国吧,世界大战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两百万人以上,法军的哗变难道真的是因为后勤供应不足?
不是的,法军哗变的真正原因是士兵们已经对战争和死亡感到厌倦,他们开始畏惧牺牲,不想死的毫无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法国已经丧失了和德国对抗的勇气,他们已经做好了向德国投降的准备。
“法国政府要恢复正常并不难,法军士兵的诉求很明确,不要再发动毫无意义、目的不明、而且会带来重大牺牲的进攻,只要有人能站出来安抚法军部队的情绪,把一线部队亟需的补给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前线,让法军一线部队得到充分的轮换休息,法军部队会很快恢复正常,并不是所有的法军部队都陷入混乱中,依然有法军部队在坚持作战。”罗克没有正面回答基钦纳的问题,综合罗克所说的条件,最适合出面整顿法军的人选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没错,就是已经被法国战争部长保罗·潘勒韦任命为总参谋长的贝当。
凭借凡尔登战役一战成名,成为法军总司令的尼维勒在全面失败之后原形毕露,这家伙根本不是个正常人,在尼维勒自己承诺的48小时期限截止后,尼维勒并没有停止进攻,结果法军哗变,法国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保罗·潘勒韦这时候任命贝当为总参谋长,希望尼维勒能主动辞职,以一个体面的方式离开他那个豪华的城堡。
作为法军总司令,尼维勒居然拒绝了保罗·潘勒韦的要求,坚决不肯辞职,让人大跌眼镜。
看,这下别说法军士兵不服从管理了,他们的总司令也不服从管理。
此时的尼维勒已经众叛亲离,连尼维勒的心腹大将曼京,和被尼维勒任命为机动部队总指挥的阿尔弗雷德·米歇勒都认为尼维勒应该为法军的失败负责。
法国总统扑恩加莱也对尼维勒失去了信心,保罗·潘勒韦进而任命贝当为法军总司令,但是尼维勒居然还是不肯辞职,所以现在法军部队出现了千古难得一见的奇观,军队居然有两个总司令。
“洛克,尽可能谨慎,我明天一早就去巴黎,希望能和贝当将军当面谈一谈。”基钦纳给予罗克最大程度的信任,罗克一直以来的出色表现起到关键作用,英国也没有人能替代罗克的作用,基钦纳自认为,即便是自己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也不可能比罗克做得更好。
送走基钦纳,罗克重新回到作战指挥室,这是个巨大的房间,周围的墙上挂满了巨大的地图,房间中央的沙盘有五十平方米那么大,近百名参谋人员正在忙碌,他们爬到梯子上,将代表不同部队的各种颜色旗子插到沙盘上,实时更新前线战局。
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专属于罗克的椅子,罗克会经常坐在椅子上思考如何突破德军防线,每当遇到麻烦的时候,罗克就会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现在又是这种情况,罗克刚刚在椅子上坐下,马上就好几个电报同时送过来。
印度军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差,春季攻势发起后,罗克前后投入了15个印度师,总兵力近27万人。
印度军团对远征军唯一的贡献是给远征军增加了近十万伤亡数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好,在海伦塔尔寺和布鲁塞尔,南部非洲远征军接连突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已经开始从法国抽调兵力增援比利时战场,罗克紧急实施的围魏救赵已经初显成效。
让人惊喜的是加拿大军团,在阿拉斯的维米岭,加拿大军团突破了德军防线,俘虏1.4万德军,缴获180门大炮,获得春季攻势发起以来的最大胜利。
在霞飞组织的秋季攻势中,英法联军在维米岭伤亡15万人,都没能击败守卫维米岭的德军。
记住维米岭这个名字,接下来在维米岭还将发生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为了感谢加拿大为法国做出的贡献,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特别将维米岭划给加拿大,成为加拿大的海外飞地。
(兄弟们太给力了,第三更送到——)
在整个欧洲范围内,法国人都可能是民主自由意识最强烈的国家。
早在18世纪末,法国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存在数百年的波旁王朝,建立了以资产阶级为主的共和制国家。
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击败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洗刷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带来的耻辱,成为法国全社会的共识,法国人踊跃参军,在英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之前,作为主力成为西线的中流砥柱。
只可惜霞飞和尼维勒浪费了法国人的付出和牺牲,古板僵化的指挥系统,一成不变的人海战术,糟糕的后勤,动辄几十万的伤亡数字,让法国人的忍耐力达到极限,尼维勒的春季攻势发起后,短短48小时内,法军伤亡就达到27万人,很多部队伤亡过半,因为伤亡人数太多,医疗系统彻底崩溃,很多前线的伤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阵亡官兵的尸体不能及时入殓,尼维勒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差,很多部队在发起进攻后就没有得到过补给,士兵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全部吃光,而军官们还在逼迫着忍耐力已经达到极限的士兵发动进攻,种种因素汇聚到一起,最终酿成了这次影响深远的兵变。
对的,就是兵变,尼维勒下达“连夜进攻”的命令之后,接到进攻命令的部队拒绝执行,士兵们高喊着“我们需要和平,马上结束战争,让那些应该对战争负责的人去死吧!”喝得烂醉如泥,军官们惊慌失措,当某位军官试图用强制方式命令部队继续进攻时,悲剧终于发生了。
罗克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法国政府将和这次哗变所有的资料封存起来,解封期限是100年,公开叛变的士兵人数很多,情况到了极度危险的地步,很多军官被愤怒的士兵杀死,西线至少有一半法军部队处于瘫痪状态,一名军官称之为“一种极度怀疑倾向,没有信念的部队”。
法国政府的说法比较委婉,把兵变描述成一个“集体无意识”问题。
不管法国政府如何委婉,无法改变法军部队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如果这时候德军发起反攻,那么法军的防线将瞬间土崩瓦解。
罗克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生。
3月28号,罗克得知法军爆发哗变之后,立即命令英国远征军加强向正面德军的进攻,迫使鲁登道夫从舍曼戴达姆抽调部队应对英国远征军的进攻,使鲁登道夫无暇在舍曼戴达姆向法军发起反攻。
情况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千钧一发,罗克这时候也顾不上保存实力,即印度军团投入作战之后,罗克先后将加拿大兵团,英国本土部队,以及南部非洲远征军全部排出,只留下澳新军团作为全军的战略预备队。
到四月一号,参与进攻的英国远征军已经达到130万人,乔治五世和温斯顿先后给罗克发电报,对西线战局表示严重关切,基钦纳从伦敦赶到敦刻尔克,当面询问罗克对于西线的看法。
基钦纳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法军就此崩溃,那么英国远征军应该立即从西线撤出,返回英国本土,保证英国本土的安全。
“不,我们不能撤,无论如何不能撤,俄罗斯帝国前景不明,美国参战遥遥无期,如果再失去法国,那么我们赢得战争要面对的困难将会增加一倍以上,法军的混乱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为法国政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法国一定可以恢复正常。”罗克现在是英法联军最有力的维护者,法国政府自顾不暇,英国随时想从西线逃走,罗克面临的困难无以复加。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法国失败,那么意大利和俄罗斯帝国也会接连失败,只剩下英国肯定也是独木难支,美国人时靠不住的,别看美军部队正在源源不断抵达欧洲,一旦法国失败,美国说不定会变成下一个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阵营,别对美国抱有太大的信心,利益才是决定美国立场的唯一因素。
“可是洛克你有没有考虑过,目前这种情况下,远征军全面进攻,会把德军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你估计远征军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给法国政府争取足够多的时间?或者说,法国政府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恢复正常?”基钦纳表情阴晴不定,罗克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得到基钦纳的信任,那么罗克这个总司令也到了头。
这也很正常,别看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克战功彪炳,但是英国政府连法国这个最强力的盟友都可以抛弃,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抛弃的。
如果罗克的计划导致英国远征军伤亡惨重,那么即便英国远征军为法国政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协约国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英国也将失去竞争力。
看看现在的法国吧,世界大战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两百万人以上,法军的哗变难道真的是因为后勤供应不足?
不是的,法军哗变的真正原因是士兵们已经对战争和死亡感到厌倦,他们开始畏惧牺牲,不想死的毫无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法国已经丧失了和德国对抗的勇气,他们已经做好了向德国投降的准备。
“法国政府要恢复正常并不难,法军士兵的诉求很明确,不要再发动毫无意义、目的不明、而且会带来重大牺牲的进攻,只要有人能站出来安抚法军部队的情绪,把一线部队亟需的补给以最快的速度运到前线,让法军一线部队得到充分的轮换休息,法军部队会很快恢复正常,并不是所有的法军部队都陷入混乱中,依然有法军部队在坚持作战。”罗克没有正面回答基钦纳的问题,综合罗克所说的条件,最适合出面整顿法军的人选几乎已经呼之欲出。
没错,就是已经被法国战争部长保罗·潘勒韦任命为总参谋长的贝当。
凭借凡尔登战役一战成名,成为法军总司令的尼维勒在全面失败之后原形毕露,这家伙根本不是个正常人,在尼维勒自己承诺的48小时期限截止后,尼维勒并没有停止进攻,结果法军哗变,法国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保罗·潘勒韦这时候任命贝当为总参谋长,希望尼维勒能主动辞职,以一个体面的方式离开他那个豪华的城堡。
作为法军总司令,尼维勒居然拒绝了保罗·潘勒韦的要求,坚决不肯辞职,让人大跌眼镜。
看,这下别说法军士兵不服从管理了,他们的总司令也不服从管理。
此时的尼维勒已经众叛亲离,连尼维勒的心腹大将曼京,和被尼维勒任命为机动部队总指挥的阿尔弗雷德·米歇勒都认为尼维勒应该为法军的失败负责。
法国总统扑恩加莱也对尼维勒失去了信心,保罗·潘勒韦进而任命贝当为法军总司令,但是尼维勒居然还是不肯辞职,所以现在法军部队出现了千古难得一见的奇观,军队居然有两个总司令。
“洛克,尽可能谨慎,我明天一早就去巴黎,希望能和贝当将军当面谈一谈。”基钦纳给予罗克最大程度的信任,罗克一直以来的出色表现起到关键作用,英国也没有人能替代罗克的作用,基钦纳自认为,即便是自己担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也不可能比罗克做得更好。
送走基钦纳,罗克重新回到作战指挥室,这是个巨大的房间,周围的墙上挂满了巨大的地图,房间中央的沙盘有五十平方米那么大,近百名参谋人员正在忙碌,他们爬到梯子上,将代表不同部队的各种颜色旗子插到沙盘上,实时更新前线战局。
在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专属于罗克的椅子,罗克会经常坐在椅子上思考如何突破德军防线,每当遇到麻烦的时候,罗克就会在椅子上休息一下。
现在又是这种情况,罗克刚刚在椅子上坐下,马上就好几个电报同时送过来。
印度军团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差,春季攻势发起后,罗克前后投入了15个印度师,总兵力近27万人。
印度军团对远征军唯一的贡献是给远征军增加了近十万伤亡数字,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好,在海伦塔尔寺和布鲁塞尔,南部非洲远征军接连突破德军防线,鲁登道夫已经开始从法国抽调兵力增援比利时战场,罗克紧急实施的围魏救赵已经初显成效。
让人惊喜的是加拿大军团,在阿拉斯的维米岭,加拿大军团突破了德军防线,俘虏1.4万德军,缴获180门大炮,获得春季攻势发起以来的最大胜利。
在霞飞组织的秋季攻势中,英法联军在维米岭伤亡15万人,都没能击败守卫维米岭的德军。
记住维米岭这个名字,接下来在维米岭还将发生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为了感谢加拿大为法国做出的贡献,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特别将维米岭划给加拿大,成为加拿大的海外飞地。
(兄弟们太给力了,第三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