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器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武炼巅峰、唐砖
绿色中文网 www.04zw.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汉代原本的市坊,或者说在汉代的相关商业的规定,都是十分粗浅和简单的。就像是平阳起初,全天候的市场是没有的,起初和大汉许多城市一样,一天只是开市两个时辰,到了后来,便改为三场,也就是朝市、夕市和大市。
大商户基本上都是朝市,也就是上午场,因为交通运输没有后世那么的便利,所以很多大宗交易都希望能够早交易早启程,不至于还要耽搁一个晚上,所以基本上越是大商人便越是勤奋早起,根本不像是什么电视剧那样个个都睡刀太阳西下才起床的。
而夕市一般都是周边的一般的小商贩了,因为他们需要早上去周边收罗物资,然后到了傍晚便开始售卖,大多数没有固定店肆,只能在街边摆摊儿,或者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而大市么,则是在日中,也就是中午的时候,周边的农夫或者小手工者,一大早从他们自己家中赶倒城市城镇之中,也差不多是中午了,然后兜售一些他们自家产出的蔬菜瓜果、还有一些手工品什么的,然后或者是趁着太阳没有下山之前赶回家,又或是在夕市之上采买一些必需品回去……
整个汉代基本上市场都是如此,平阳起初自然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道路的便利和商贩的云集,原本的朝市的时间就不一定够用了,时间拖得越来越长,最后甚至通宵达旦,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在售卖,于是乎大量货物的商贩都被迁移到了内城之外,形成了东西两个大市场,又因为东西两个大市场的人员生活需求,很多原本夕市的小商贩也开始延长了服务时间,从白天倒深夜,也都有商铺和食肆开门……
有需求,自然才会有商业。
就像是后世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导致很多国营饭馆酒店餐馆,一天营业时间加起来就只有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就算是有人要吃饭,抱歉,什么都没有,炉火没点,菜没洗,饭没蒸,要么让客户等,要么让客户走,这样的情形,也同样出现在一些号称先进的欧洲国家之中,到点了就要吃口热的都别想……
有需求,有要求,有条例,有规矩,才有可能让商业稳定的发展,因此斐潜在平阳实行的商业条例很繁琐,也很复杂,这让许多商贩都不怎么适应,也常常会忘记一些失去,比如商贩的营业范围是一开始注册的时候就定下来的,不允许商贩擅自变动经营范围。
在杂货铺之中售卖《说文解字新注》,自然是超过了商贩原本的经营范围,因此大规模的收检之下,许多商贩也就被抓了起来,不仅是要缴纳一大笔的罚金,同样也有一大批的《说文解字新注》手抄本啊,转刻本啊什么的,被收罗了起来,然后再以不同的价格售卖给需要这些书籍的学子。
马服马钧自然也是抢到了一套,小心翼翼的抱着往自己临时的住所走,就像是捧着珍宝一般,很是开心。
半路之上,依旧见到了一些巡检押着一些触犯了规矩的商贩到了衙门进行处理,同时还有人在路旁宣扬,讲述法规,告谕百姓。
“荀令君有言,告谕百姓、商贾……”
因为告谕基本上来说都是面对着广大的民宗来说的,因此文字都很通俗易懂,但内容可不简单,因为这里提出了一个汉代绝对没有的名词:“盗版”!
有谁能想到斐潜一开始规定了商铺的经营范围就是为了等着这个时刻?恐怕就算是有人知道,也照样会掉倒坑里。新商法规定,所有的商铺都是有经营范围的,书籍自然只能由书坊售卖,而其他渠道的商店也好,个人也罢,售卖书籍的,一律都按照“盗版”之罪进行处置,依照售卖情况金额大小,进行相对应的处罚。
如此新鲜的名词,自然也有些士族子弟,寒门学子什么的聚集起来,议论纷纷,还有胆大一些的直接高声提问,但是宣传告谕的官吏倒也不乱,也没有呵斥,而是进一步说明,那些个人抄书的,相赠的,只要没有用于获取利益,便可以不归入“盗版”之罪当中来。
“如何方是‘不以其获利’?”又有人高声问道,“若是某家中请人抄书,付些酬劳给抄书人,难道这些抄书人也是‘获利’么?也要治罪?”
宣传告谕的官吏翻看了一下手中的细则,笑咪咪的回答道:“此罪之要,乃于书也!抄书之人抄书取酬,无罪。家中抄书千百,亦无罪。不过若是以此出贾获利,自然为罪也!如此可是明白了?”
“哦……如此也有几分的道理……”
就像是后世之中,家中珍藏了几个T的硬盘,只要不传播不扩散,警察蜀黍也不会顺着网线摸过来,但是如果以此牟利,扩散出去,那么查水表的自然就来了……
马服马钧两个人一边往住所走,一边也在讨论这个事情。马服表示这个举措挺好,“乃免奇货可居也,可谓善政矣。”
马钧却拧着眉毛,沉吟良久,突然摇头叹息道:“恐……恐非善政,实……实乃……乃恶政也!”
马服瞪着马钧,说道:“如何是恶政?”然后将怀中的《说文解字新注》往上捧了捧,继续说道,“若是无此善举,你我又怎得此书?”之前《说文解字新注》卖得多贵难道你马钧都不知道么?如果不是这样,那里能够有平价之书可以买?如此怎么能说是恶政呢?
马钧习惯性的结巴了起来,磕磕绊绊的说道:“莫忘了盐铁……盐铁之政……骠骑此举,不……不过所图……图其赋税厚利也……然此地可行之,彼处又如何?若……若……岂不是涸泽而渔乎?”
马服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也不见得,现在骠骑之下,书坊价格还是可以的,若是他人以此谋利……这个……骠骑此举也是自然……”现在平阳的书坊是骠骑将军直属的,自然是需要注重骠骑将军的利益了,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啊?就像是自家的果园子长了些果实出来,果园主人面对偷盗者不仅不想一些办法来阻拦,还说对外宣称什么偷盗者太多了,拦不住啊,反正损失的也就是那些果树,而且这样一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果园好,还能有好的宣传作用……
“农者,食……食其田,工,工者,食,食其技……”马钧摇头说道,“商食、食、食其贾,吏食、食、食……”
“吏食其俸……”马服接口说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问题是若无商,无吏,你我又怎么能获取身上衣,手中书?”
马钧只是摇头,他就觉得这个事情,就像是当年汉武帝推行盐铁专营一样,颇有弊端,不是完全的善政。
当年在面对盐铁之政商,也是一番的争论,支持政策的桑弘羊一派与反对政策的贤良文学一派便展开了唇枪舌战,直到当下,讨论起武帝时这些政策的利弊,士族子弟也仍然像那个时候的盐铁会议上一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盐铁会议上,桑弘羊认为盐铁官营、平准、均输、酒榷制度都利国利民,增加了国家的收入而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贤良文学则认为这些政策是在与民争利,富国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业生产。
应该说,武帝时的政策在短期内都十分见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从而填补了国库的空缺,使得北伐匈奴不至于中途夭折,当然这些钱财之中,也有一部分被武帝用去大兴土木了,上林苑的那些宫殿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又有许多官吏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也是掺杂了一些私欲,从中渔利,因而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效率低下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这自然也是贤良文学派的人士的反对的原因。
马服对于这些事情倒不是很在意,他就觉得现在怀中有书,便是好处了,至于其他的方面,距离得太过于遥远,不是他考虑得问题,没想到他这样一说,马钧倒是正义凌然的说道:“政之利弊,若不直……直言,何、何、何……”
“行行行,你说了算……”马服不和马钧争辩了,“你还要不要回去看书?”
马钧瞪眼,叹息一声,不再说了,默默往前而行,回住所读书。
先不说马服马钧如何在住所之内临阵磨枪,只说斐潜这一次面对这一次科举的雏形的时候,心中也有些感慨,也有些忐忑。
什么是科举?
望文生义自然是分科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成绩喂为才是举了。可是现在斐潜连“科举”二字都不敢说,也不能公然宣称自己“唯才是举”。
现在将学宫大比分科考试,这个么,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汉代就算是举孝廉制度,也有孝廉和茂才两个主要科目,就算是到了雒阳,朝廷也会设立考试来测试一下,虽然很多都是走过场,但是毕竟也是有先例的,所以斐潜做出这些改变来,很多人就觉得不过是细节上的变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心中才了然在这些变化当中的更为深层的那些东西。
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完全就不好么?
也不尽然。
要知道在春秋战果,甚至是更早的时期,就像是后世的阿三社会一样,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定好的,决定身份的高低不是个人的本领,而是姓氏血统。血统高贵的,生下来就是注定高官,血统低贱的,不管多有才能依旧是奴隶,所以当时什么身份都不管,甚至将奴隶尊为上卿的,也就只有秦国一个。
而刘邦建立汉朝,并不意味着汉朝之初,各地的旧贵族就全数灰飞烟灭了,而举孝廉制度则是完全击溃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血统至上的人才制度。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举孝廉的人才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
但是举孝廉的制度,则是世家士族,甚至这些世家士族之下的那些门生故吏,包括附庸在这些世家士族之下的民众抱团的基础。士族世家通过举孝廉,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纽带和利益团体。
科举则是将这些这家族、集团背景也全都打破,使得就理论上而言,毫无家世、根基的庶族地主照样能跟累世宦门子弟站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考试,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上下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从而增强了整个社会的活力。
同样,也正是因为科举,导致了华夏的封建阶层强大无比,甚至比国外的封建集团还要强大,强大到强烈抑制了资本阶层的兴起,纵然到了宋代那样庞大的商贸社会基础,依旧没有能够像是国外一样进入资本社会,而是继续被压制下去。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功劳……
不过科举的弊端么,斐潜也在改进,而现在当下,举孝廉制度已经完全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在举孝廉,甚至是之后陈群搞出来的那个九品中正制度之下,普通人是绝对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的,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也是后来民族大融合的深层次的因素。
因为通过正常的手段无法获取利益的时候,有野心的人就会考虑用不正常的手段去获取,这是人性,不管是什么社会形态都无法避免的人性。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是形成于唐朝,是在民族大融合之后,各地世家在动乱之后进一步削弱,再加上被杨广又狠狠的折腾了好几下,等到唐朝李世民上台的时候,这些世家门阀才捏着鼻子认了,忍了……
唐代的考试制度与隋代的考试制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士人不必通过地方荐举,而可投刺自荐——说白了,只要你身家清白,没犯过法,没受过刑,理论上所有成年男子都有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压根儿不需要推荐人。
纵然如此,有没有人举荐依旧还是有区别,甚至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要不然历史之中唐代也不会留下那么多人的感慨,说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诗词投到那些高门之后,被那些官吏拿去搽屁股……
所以现在斐潜搞这个科举,会不会遇到强烈的反弹,这个事情,斐潜心中依旧没有多少的底数,因此当学宫大祭酒令狐邵前来询问这一次大比的第一门科目要用什么考题的时候,斐潜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钟、鼓、管、磬、羽、蘥、干、戚,乃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乃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乃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乃礼之文也……如此,便以乐礼之器文为题罢……
汉代原本的市坊,或者说在汉代的相关商业的规定,都是十分粗浅和简单的。就像是平阳起初,全天候的市场是没有的,起初和大汉许多城市一样,一天只是开市两个时辰,到了后来,便改为三场,也就是朝市、夕市和大市。
大商户基本上都是朝市,也就是上午场,因为交通运输没有后世那么的便利,所以很多大宗交易都希望能够早交易早启程,不至于还要耽搁一个晚上,所以基本上越是大商人便越是勤奋早起,根本不像是什么电视剧那样个个都睡刀太阳西下才起床的。
而夕市一般都是周边的一般的小商贩了,因为他们需要早上去周边收罗物资,然后到了傍晚便开始售卖,大多数没有固定店肆,只能在街边摆摊儿,或者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而大市么,则是在日中,也就是中午的时候,周边的农夫或者小手工者,一大早从他们自己家中赶倒城市城镇之中,也差不多是中午了,然后兜售一些他们自家产出的蔬菜瓜果、还有一些手工品什么的,然后或者是趁着太阳没有下山之前赶回家,又或是在夕市之上采买一些必需品回去……
整个汉代基本上市场都是如此,平阳起初自然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道路的便利和商贩的云集,原本的朝市的时间就不一定够用了,时间拖得越来越长,最后甚至通宵达旦,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在售卖,于是乎大量货物的商贩都被迁移到了内城之外,形成了东西两个大市场,又因为东西两个大市场的人员生活需求,很多原本夕市的小商贩也开始延长了服务时间,从白天倒深夜,也都有商铺和食肆开门……
有需求,自然才会有商业。
就像是后世一段时间的计划经济,导致很多国营饭馆酒店餐馆,一天营业时间加起来就只有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就算是有人要吃饭,抱歉,什么都没有,炉火没点,菜没洗,饭没蒸,要么让客户等,要么让客户走,这样的情形,也同样出现在一些号称先进的欧洲国家之中,到点了就要吃口热的都别想……
有需求,有要求,有条例,有规矩,才有可能让商业稳定的发展,因此斐潜在平阳实行的商业条例很繁琐,也很复杂,这让许多商贩都不怎么适应,也常常会忘记一些失去,比如商贩的营业范围是一开始注册的时候就定下来的,不允许商贩擅自变动经营范围。
在杂货铺之中售卖《说文解字新注》,自然是超过了商贩原本的经营范围,因此大规模的收检之下,许多商贩也就被抓了起来,不仅是要缴纳一大笔的罚金,同样也有一大批的《说文解字新注》手抄本啊,转刻本啊什么的,被收罗了起来,然后再以不同的价格售卖给需要这些书籍的学子。
马服马钧自然也是抢到了一套,小心翼翼的抱着往自己临时的住所走,就像是捧着珍宝一般,很是开心。
半路之上,依旧见到了一些巡检押着一些触犯了规矩的商贩到了衙门进行处理,同时还有人在路旁宣扬,讲述法规,告谕百姓。
“荀令君有言,告谕百姓、商贾……”
因为告谕基本上来说都是面对着广大的民宗来说的,因此文字都很通俗易懂,但内容可不简单,因为这里提出了一个汉代绝对没有的名词:“盗版”!
有谁能想到斐潜一开始规定了商铺的经营范围就是为了等着这个时刻?恐怕就算是有人知道,也照样会掉倒坑里。新商法规定,所有的商铺都是有经营范围的,书籍自然只能由书坊售卖,而其他渠道的商店也好,个人也罢,售卖书籍的,一律都按照“盗版”之罪进行处置,依照售卖情况金额大小,进行相对应的处罚。
如此新鲜的名词,自然也有些士族子弟,寒门学子什么的聚集起来,议论纷纷,还有胆大一些的直接高声提问,但是宣传告谕的官吏倒也不乱,也没有呵斥,而是进一步说明,那些个人抄书的,相赠的,只要没有用于获取利益,便可以不归入“盗版”之罪当中来。
“如何方是‘不以其获利’?”又有人高声问道,“若是某家中请人抄书,付些酬劳给抄书人,难道这些抄书人也是‘获利’么?也要治罪?”
宣传告谕的官吏翻看了一下手中的细则,笑咪咪的回答道:“此罪之要,乃于书也!抄书之人抄书取酬,无罪。家中抄书千百,亦无罪。不过若是以此出贾获利,自然为罪也!如此可是明白了?”
“哦……如此也有几分的道理……”
就像是后世之中,家中珍藏了几个T的硬盘,只要不传播不扩散,警察蜀黍也不会顺着网线摸过来,但是如果以此牟利,扩散出去,那么查水表的自然就来了……
马服马钧两个人一边往住所走,一边也在讨论这个事情。马服表示这个举措挺好,“乃免奇货可居也,可谓善政矣。”
马钧却拧着眉毛,沉吟良久,突然摇头叹息道:“恐……恐非善政,实……实乃……乃恶政也!”
马服瞪着马钧,说道:“如何是恶政?”然后将怀中的《说文解字新注》往上捧了捧,继续说道,“若是无此善举,你我又怎得此书?”之前《说文解字新注》卖得多贵难道你马钧都不知道么?如果不是这样,那里能够有平价之书可以买?如此怎么能说是恶政呢?
马钧习惯性的结巴了起来,磕磕绊绊的说道:“莫忘了盐铁……盐铁之政……骠骑此举,不……不过所图……图其赋税厚利也……然此地可行之,彼处又如何?若……若……岂不是涸泽而渔乎?”
马服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也不见得,现在骠骑之下,书坊价格还是可以的,若是他人以此谋利……这个……骠骑此举也是自然……”现在平阳的书坊是骠骑将军直属的,自然是需要注重骠骑将军的利益了,这个没有什么问题啊?就像是自家的果园子长了些果实出来,果园主人面对偷盗者不仅不想一些办法来阻拦,还说对外宣称什么偷盗者太多了,拦不住啊,反正损失的也就是那些果树,而且这样一来还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果园好,还能有好的宣传作用……
“农者,食……食其田,工,工者,食,食其技……”马钧摇头说道,“商食、食、食其贾,吏食、食、食……”
“吏食其俸……”马服接口说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问题是若无商,无吏,你我又怎么能获取身上衣,手中书?”
马钧只是摇头,他就觉得这个事情,就像是当年汉武帝推行盐铁专营一样,颇有弊端,不是完全的善政。
当年在面对盐铁之政商,也是一番的争论,支持政策的桑弘羊一派与反对政策的贤良文学一派便展开了唇枪舌战,直到当下,讨论起武帝时这些政策的利弊,士族子弟也仍然像那个时候的盐铁会议上一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盐铁会议上,桑弘羊认为盐铁官营、平准、均输、酒榷制度都利国利民,增加了国家的收入而抑制了地方势力的膨胀;贤良文学则认为这些政策是在与民争利,富国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业生产。
应该说,武帝时的政策在短期内都十分见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从而填补了国库的空缺,使得北伐匈奴不至于中途夭折,当然这些钱财之中,也有一部分被武帝用去大兴土木了,上林苑的那些宫殿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又有许多官吏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也是掺杂了一些私欲,从中渔利,因而在某些方面造成了效率低下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这自然也是贤良文学派的人士的反对的原因。
马服对于这些事情倒不是很在意,他就觉得现在怀中有书,便是好处了,至于其他的方面,距离得太过于遥远,不是他考虑得问题,没想到他这样一说,马钧倒是正义凌然的说道:“政之利弊,若不直……直言,何、何、何……”
“行行行,你说了算……”马服不和马钧争辩了,“你还要不要回去看书?”
马钧瞪眼,叹息一声,不再说了,默默往前而行,回住所读书。
先不说马服马钧如何在住所之内临阵磨枪,只说斐潜这一次面对这一次科举的雏形的时候,心中也有些感慨,也有些忐忑。
什么是科举?
望文生义自然是分科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成绩喂为才是举了。可是现在斐潜连“科举”二字都不敢说,也不能公然宣称自己“唯才是举”。
现在将学宫大比分科考试,这个么,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汉代就算是举孝廉制度,也有孝廉和茂才两个主要科目,就算是到了雒阳,朝廷也会设立考试来测试一下,虽然很多都是走过场,但是毕竟也是有先例的,所以斐潜做出这些改变来,很多人就觉得不过是细节上的变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心中才了然在这些变化当中的更为深层的那些东西。
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完全就不好么?
也不尽然。
要知道在春秋战果,甚至是更早的时期,就像是后世的阿三社会一样,什么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定好的,决定身份的高低不是个人的本领,而是姓氏血统。血统高贵的,生下来就是注定高官,血统低贱的,不管多有才能依旧是奴隶,所以当时什么身份都不管,甚至将奴隶尊为上卿的,也就只有秦国一个。
而刘邦建立汉朝,并不意味着汉朝之初,各地的旧贵族就全数灰飞烟灭了,而举孝廉制度则是完全击溃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血统至上的人才制度。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举孝廉的人才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
但是举孝廉的制度,则是世家士族,甚至这些世家士族之下的那些门生故吏,包括附庸在这些世家士族之下的民众抱团的基础。士族世家通过举孝廉,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纽带和利益团体。
科举则是将这些这家族、集团背景也全都打破,使得就理论上而言,毫无家世、根基的庶族地主照样能跟累世宦门子弟站同一条起跑线上参与考试,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上下阶层之间的流动性,从而增强了整个社会的活力。
同样,也正是因为科举,导致了华夏的封建阶层强大无比,甚至比国外的封建集团还要强大,强大到强烈抑制了资本阶层的兴起,纵然到了宋代那样庞大的商贸社会基础,依旧没有能够像是国外一样进入资本社会,而是继续被压制下去。
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民族大融合的功劳……
不过科举的弊端么,斐潜也在改进,而现在当下,举孝廉制度已经完全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在举孝廉,甚至是之后陈群搞出来的那个九品中正制度之下,普通人是绝对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的,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也是后来民族大融合的深层次的因素。
因为通过正常的手段无法获取利益的时候,有野心的人就会考虑用不正常的手段去获取,这是人性,不管是什么社会形态都无法避免的人性。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是形成于唐朝,是在民族大融合之后,各地世家在动乱之后进一步削弱,再加上被杨广又狠狠的折腾了好几下,等到唐朝李世民上台的时候,这些世家门阀才捏着鼻子认了,忍了……
唐代的考试制度与隋代的考试制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士人不必通过地方荐举,而可投刺自荐——说白了,只要你身家清白,没犯过法,没受过刑,理论上所有成年男子都有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资格,压根儿不需要推荐人。
纵然如此,有没有人举荐依旧还是有区别,甚至还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要不然历史之中唐代也不会留下那么多人的感慨,说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诗词投到那些高门之后,被那些官吏拿去搽屁股……
所以现在斐潜搞这个科举,会不会遇到强烈的反弹,这个事情,斐潜心中依旧没有多少的底数,因此当学宫大祭酒令狐邵前来询问这一次大比的第一门科目要用什么考题的时候,斐潜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钟、鼓、管、磬、羽、蘥、干、戚,乃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乃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乃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乃礼之文也……如此,便以乐礼之器文为题罢……